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日期: 2023-06-06      信息来源: 《党建》2023年第9期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接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接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神清气爽、富有活力

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在于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其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坚守马克思主义之魂,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迄今170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基本原理意义的规律和思想。这些基本原理、规律和思想,都是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凝练和概括出来的。

坚守马克思主义之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其中涵盖3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其中涵盖4个基本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涵盖6个基本方面: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魂脉,这个“时”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不丢“老祖宗”、必须“讲新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魂脉的清醒和坚定。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昌盛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其中的优秀部分、优秀成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久弥新,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是世界上保留历史记忆最为丰富的国家,浩瀚的历史文献是中华文明的表征,其包罗万象的内容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印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四书五经”和《史记》《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永乐大典》《天工开物》等典籍,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文明智慧和用之不竭的实践道理,是解开中华文明延续密码的历史文化钥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其根脉延展、返本开新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融汇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书写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篇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服中国水土”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即“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以探索中国革命之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重大命题,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也是在“第二次结合”中,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强大底气、历史主动和坚定自信。

一百多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使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更深地植根于中国广袤大地上,植根于中国人民内心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中国具体实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中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新征程上的伟大实践;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思想源泉,汲取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开辟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治国理政新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现实感召力,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版权所有(C) 2008-2020 [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本科生工作部] 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邮政编码:453003 联系电话:302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