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风新医
“你是有祖国的人,要为国家作贡献”
大雪无痕,但英雄有迹可循。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从哪里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也有其独特的家风传承。
“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这就是祖国高于一切!”这是黄大年自述的一段话。
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父母都是地质学校的教师,是典型的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伴随新中国成长的艰辛奋斗中,他们隐忍克己、朴实包容,只讲奉献、不图回报,这在黄大年心里留下了深深印记。“父亲在当教员时,许多老红军是他的学员,其中有些是从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士,他会和我们讲这些英雄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爱国,先有国才会有家。”黄大年的弟弟黄大文说。黄大年的父亲对黄大年要求十分严格,常在一些小事中锻炼他的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给他讲钱学森、李四光的故事。他认为,“中国的未来绝不能没有文化知识”。“小时候,和父亲下象棋,他训练我记棋局;读书至半,他会合上书,让我复述刚看的内容;眼前有一堆纸,他会打乱顺序,让我找出哪里是被改过的······家庭教育和严格训练为我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大年曾这样回忆。
在父母的引导下,黄大年从懂事开始就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三钱”的事迹、人才发展对国家的意义、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黄大年的画册、游戏都与科学知识相关。初中时,黄大年离开家去罗城地质职工子弟学校就读。这是一所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半年才能见一次父母。当时学校里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在他们身上,黄大年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形象认真、负重前行。刚刚大学毕业的黄大年,在毕业留念册上写下了这样的豪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风华正茂的他脱颖而出,33岁破格晋升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一年,“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启动。他成为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的人才之一,是同批留学生中唯一来自地学领域的博士生。1993年初冬,学校送黄大年去英国利兹大学深造。黄大年冲着送行的同学们使劲挥手,大声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
身处异乡,最让黄大年牵挂的莫过于年迈的父母。“大年的母亲也是我们的老师,为人和蔼可亲,我们都很敬爱她,也很喜欢去他们家玩。大年的母亲在与他的沟通交流上一直都是平等的,这种交流使得母子关系十分融洽,通信频繁。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着严谨治学态度的母亲,她会将大年写回家的信件像作文一样批改,批改好后再寄回给大年。还经常会在信中描述家乡的变化和风景,为大年回国建设家乡提供了思想动力。”黄大年的好友司志刚回忆道。
在海外,黄大年曾带领一支300人的团队进行技术攻关。2004年3月,黄大年的父亲突然病重,进入弥留之际。彼时的他正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处进行技术试验。电话那头,父亲留下最后的嘱托:“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黄大年把眼泪咽到肚子里,坚持做完试验。再次回到陆地时,父亲已入土为安。两年后,同样的试验从潜艇搬上飞机,母亲临终前留下的还是那句话:“你是有祖国的人,早点回国,给国家做点事情。”
两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约而同地为儿子上了让他终生铭记的最后一课——你是有祖国的人,要为国家作贡献。
弟弟黄大文知道,父母病重未尽孝床前,是哥哥心中永远的痛。大爱父母,恩重如山!黄大年从父母那里汲取营养,决心用报效祖国弥补对父母的愧疚,把一腔赤诚化作对伟大祖国的责任和担当。
妻子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和爱护,是黄大年一生中最坚强的后盾——
“大年去哪,我去哪儿,我知道他,他想做事”
黄大年与妻子张艳
“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虽然身在海外,但心始终在家乡。高平是原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2009年5月,正是剑桥最美的时节,高平来到黄大年家里,两人相谈甚欢,黄大年表达了想尽早回国的强烈愿望。
黄大年的妻子张艳知道,为了这一刻,他已经等得太久了。可是,这里有他们亲手布置起来的房子,有还在读书的女儿,有她成功经营的两家中医诊所,有简单平静的田园生活,还有两人相濡以沫的所有记忆:他艰苦求学,她守家烧饭;他熬夜研究,她捧上夜宵;他养花,她种菜……
彼时,黄大年在英国已经功成名就,可张艳知道他心中仍有一种难以填补的失落。那其中,有“总把他乡作故乡”的惆怅,也有“万里长征家,一生唯报国”的豪情。她知道,大年放不下祖国。这里纵使千好万好,也无法取代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也无法取代那个实现他梦想的母校。他只愿做祖国大地上一株傲然挺立的松柏,而不是剑河柔波里一棵随风摇曳的绿草。
黄大年没给自己留后路,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办好回国手续。妻子张艳也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处理了自己的诊所。在处理完诊所的售后事宜后,蹲在那一堆堆她不得不舍弃的中药及医疗器械中间,张艳失声痛哭。虽然不舍,但张艳很懂黄大年,他心里无论如何放不下那片温暖而辽阔的家乡。
回到祖国后,黄大年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在朝阳校区一幢名为“地质宫”的办公楼里安下了书桌。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组织全国400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归国7年时间里,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东奔西走,黄大年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中。家,反而成了一个短暂的栖息地。他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妻子张艳。为了回国,她舍弃了自己的事业,丢下了在英国上学的女儿,跟着回来照顾丈夫。但回来之后,她发现这个男人几乎无法“照顾”:做了饭的时候不回来,突然回来又没做饭;晚上没有见到人,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另一个房间里的被窝动过;放心不下的时候去办公室看看,发现他就搭着件夹克在椅子上睡着了。
黄大年对妻子感激而愧疚,有时候,有些话他说不出口,一到节日来临,他便在朋友圈里抒发几句感慨。
2016年教师节,他写道:“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是空守,秋去冬来…… ”
高强度工作,黄大年一干就是7年。“铁人黄大年”的身体吃不消了。2016年11月29日,也就是办公室日历上有记载的最后一个日子,黄大年再次晕倒,这一次是晕倒在飞机上。
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他把他的心血,乃至他的一切交给国家,无怨无悔。妻子张艳和众人写给黄大年的墓志铭中有这么一句话:“生命,为祖国澎湃。”
黄大年对祖国深沉的爱感染着女儿——
“我们这一代也应该这样,不能失去这种精神”
对女儿黄潇来说,父亲毕生的努力能得到国家肯定,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与所有爱儿女的父亲一样,黄大年希望女儿从小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从小时候起,他每年都会带我回国,让我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对这种教育非常重视,认为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黄潇回忆道。
在国外时,黄大年一直非常重视女儿的中文学习,每周都带她上语言学校,也常常和华人好友一起出游以助她学中文。“爸爸的努力,让我一直很了解国内的情况,没有断了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和联系。”黄潇说。
黄大年对祖国深沉的爱感染着黄潇。“我爸爸这一辈的人都有一种爱国精神、报国信念。他的精神令我感动,也让我反省,我们这一代也应该这样,不能失去这种精神,要知道落叶归根。”
“父亲从小立志报国,希望做一个能帮助别人、帮助祖国的人。他一直都想回国,以前听说国内地震,都会想尽办法提供研究帮助和相关信息。”回忆起从前与父亲共度的时光,黄潇语气中难掩幸福,“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旅行,爸爸很爱运动,很有活力,我们一起跑步、游泳、踢球”。
“回国之后,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黄潇说。自从黄大年夫妇2009年回国工作,黄潇每年春节都要回国探亲。然而,一两周的探亲假日,她跟父亲却没有多少独处的时间。
黄潇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自己的婚礼上,父亲特意请假匆匆赶到英国,亲手将她送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那一天,父亲既高兴又不舍,搂着女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很久没有这样近距离看女儿了,原来女儿已经这么大、这么美了,要嫁人了。黄大年含泪的数笑。没有逃过女儿的眼睛。那一天,他送给女儿一块老旧的手表,那是他和妻子结婚时,岳父送给他俩的传家宝。黄大年将手表给女儿戴上,便匆匆离别。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2016年12月14日,黄大年被推上了手术台。此时,在万里之遥的英国,黄潇正在分娩的疼痛中挣扎。一声啼哭,黄大年的外孙“春伦”降生,这是他早就为外孙起好的名字:长春的春,伦敦的伦。当家人把手机上婴儿的照片举到他眼前时,黄大年的意识正在渐渐模糊。“我们知道父亲在做他热爱的事业,我和妈妈都很支持他。春伦英文名的中间名是Nian(年),用来纪念父亲。他走了,我现在就希望让妈妈过得好一些,我们把春伦带大,教育他传承外公的精神,成为有用的人。”黄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