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文章 >> 正文
 

陈润儿:迈向共同富裕的光辉实践

发布日期:2021-04-01  浏览次数: 来源:求是网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美好梦想,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追求。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消除贫困、推动共同富裕,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展开了一场促进共同富裕的光辉实践,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扶贫实践中,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倡导推动的闽宁扶贫协作模式,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经验启示。

闽宁扶贫协作模式探索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为闽宁扶贫协作殚精竭虑、倾注心血。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宁夏考察,用6天时间深入调研,走遍了西海固地区,在银川召开了闽宁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闽宁扶贫协作工作。闽宁扶贫协作启动后,习近平同志先后5次出席联席会议,提出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加大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规模和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等思路举措。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闽宁扶贫协作进展情况,2008年4月深入宁夏西海固地区,调研了解闽宁扶贫协作工作;2016年7月专门到宁夏视察调研,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闽宁扶贫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个生动例子;2020年6月视察宁夏时,对深入推动新时代闽宁扶贫协作进一步作出重要指示。25年来,闽宁两省区按照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擘画的蓝图,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期协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宁夏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闽宁禾美”是在闽宁扶贫协作推动下,在宁夏闽宁镇原隆村建设的一个消费扶贫品牌和电商孵化基地。该基地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引领特色产业发展,让村民就近就业,稳定脱贫致富。图为2020年6月11日,村民在家门口的电商扶贫车间直播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 中新社记者 于晶/摄

一是走出了一条先富带后富、共同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改革开放,不搞平均主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不能不管其他地方,要共同富裕;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发展不可能齐步走、一二一,必须发挥先发展起来省份的优势,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共同发展。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福建省在“带”字上下功夫,用福建先行经验带动宁夏借力攀登,用福建发展资源激活宁夏基础资源,用福建创新活力释放宁夏潜在活力,谱写了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发展的壮丽诗篇。以先进理念“带”,福建先后选派援宁干部11批183名、专业人才2000多人次到宁夏传导理念、传播技术、传授方法,把“马上就办”的作风,“效能建设”的理念,“网格化、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模式,“生态意识”、“市场意识”的树立等“福建基因”广泛注入宁夏。以特色产业“带”,鼓励福建企业到宁夏建设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发展菌草、葡萄酒、冷凉蔬菜等适应水土、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源头活水。以劳务输出“带”,通过建立劳务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实施定向输送,组织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群众到福建转移就业,目前有5万多人在当地稳定就业。

二是走出了一条东部扶西部、共同繁荣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要注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25年来,闽宁扶贫协作注重以东部之长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赶超,推动两省区互补性、双向性、联动性发展,形成了扶贫结缘、全面协作、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闽宁扶贫协作模式成为贯彻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决策的成功典范。“融”的领域不断扩大,闽宁两省区坚持党委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各界相结合,把两地优势嫁接起来、空间联合起来、市场联通起来,推动闽宁扶贫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商贸往来相融合的互利共赢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文科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扶”的形式不断丰富,通过加强企业合作、劳务输出等促进两地交流发展,借助网络互联、市场互通、技术互享,开展“福建技术+宁夏转化”、“福建市场+宁夏产品”、“福建企业+宁夏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经济互惠、发展互利。“合”的平台不断拓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福建自贸区、厦洽会和宁夏中阿博览会、葡萄酒博览会的作用,促进了福建与宁夏产品推介互销、招商引资互荐、经贸洽谈互惠、旅游客源互送。

三是走出了一条多数帮少数、共同进步之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因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占比高,且大都是深度贫困户。从闽宁扶贫协作一开始,习近平同志就倡导发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调动社会各方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对西海固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开展帮扶,形成了汉族帮少数民族、多地帮宁夏一域、多数人帮少数人的局面。导向上聚焦,坚持项目、资金、政策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置业,在宁的5700多家闽商很多落户贫困地区,兴建的扶贫车间一半以上在西海固地区。力量上聚焦,福建省30多个县(市区)、85个乡镇、134个村(社区),先后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105个乡镇、129个行政村点对点、一对一开展帮扶。资金上聚焦,25年来,福建省级财政援宁投入19.56亿元、结对帮扶市县援助资金7.11亿元,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企业捐款捐物折合4亿多元,全部投向贫困地区。

四是走出了一条外力促内力、共同奋斗之路。习近平同志强调,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过去有的贫困群众靠博取同情获取施舍,有的不愿干、不想干、当懒汉、等靠要,有的甘于贫、甘愿穷、甘戴“穷帽子”。25年来,闽宁两省区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干部带着干,福建援宁干部和宁夏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基层干部常年奔波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带着群众兴建项目、发展产业、拓展市场,帮着群众解难题,领着群众一起干。政策激励干,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办法,发挥好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励贫困群众靠自我发展摆脱贫困、发展致富。提振精神干,大力宣传福建人“敢拼才会赢”的精神,大力推广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做法,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

闽宁扶贫协作模式抓住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目标

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长期奋斗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其中一个标志性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着眼远大目标与阶段目标的衔接统一、贯通实施,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五个一批”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成为引领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工作遵循,指导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回顾闽宁扶贫协作历程,2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闽宁两省区紧扣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伟力。

“吊庄移民”工程“移”出脱贫康庄道。图为2020年6月8日拍摄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新貌。移民新居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硬化路四面延伸,学校、幼儿园、医院一应俱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马楠/摄

一是实施吊庄移民,挪出“穷窝子”。宁夏西海固地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地理位置偏远,山大沟深、墚峁交错、干旱少雨,史称“苦瘠甲天下”,被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97年,习近平同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吊庄移民”工程,把生活在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讯不通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靠水、靠路、靠城、靠市的地方。25年来,宁夏在福建的大力支持下,科学规划安置点,统一建设安居房,配套建设水电路网等设施,统筹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00多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亲自设计命名和推动建设的闽宁村,从昔日“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绿树成荫、产业兴旺的“金沙滩”。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改变“穷日子”。闽宁扶贫协作伊始,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广泛动员福建企业界人士到宁夏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发展那些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工业、农业和商贸实体项目。闽宁两省区注重发挥企业主体带动作用、政府服务保障作用、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帮助贫困群众选准产业、选对路子、选好项目,全力做好政策支持、技术供应、品种改良、市场营销等服务工作,下功夫实施了一批好项目、培育了一批好产业、扶持了一批好企业,探索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贫困群众”模式,创造了海原“华润基础母牛银行”等产业扶贫好经验,把“小菌菇”、“小葡萄”、“小菜心”发展成了大产业、好产业、优产业,贫困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产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海原县地处宁夏中南部,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国定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扶贫帮扶单位的帮助与支持下,海原县坚持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改善教育条件,助力脱贫攻坚。图为2020年9月11日,海原县曹洼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 人民图片 刘帅冶/摄

三是坚持兴学重教,拔掉“穷根子”。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求闽宁两省区要兴办更多的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回校园。闽宁两省区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管长远的民生工程,完善政策“保”就学,改善条件“强”基础,资源共享“提”素质,发挥福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深化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在宁夏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200多所,在银川市建立六盘山中学和育才中学,专门招收9个贫困县区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费入学,通过“互联网+教育”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学生能上学上好学、劳动力学技术能就业,有力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综合素质,实现了就学培训一人、成功脱贫一户、示范带动一方。

四是改善生态环境,摒弃“穷路子”。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内在联系,指出把贫困群众从穷山恶水的地方搬出来,原来的地方生态也能得到改善修复,这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党中央实施的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重要内容之一。宁夏的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互为因果,贫困群众一度靠山吃山,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索取,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闽宁扶贫协作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做好贫困“减法”和生态“加法”,综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整治,大力发展经果林、特色林产业,把昔日的“秃头山”变成了“花果山”、贫困村变成了度假村、贫瘠区变成了风景区,逐渐实现从人与自然抗争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解除“穷绊子”。住房、看病、养老支出大、负担重,是贫困群众的“绊脚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五个一批”工程,都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宁夏把健全保障体系作为啃下贫困硬骨头的重要举措,连续多年实施危房危窑改造工程,让170多万困难群众住上了安全房;投资近40亿元建设了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西海固地区113万人告别了苦咸水;推行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全覆盖,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看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综合用好低保、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政策,解决鳏寡孤老、失能无业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闽宁扶贫协作模式提供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新发展阶段目标任务。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闽宁扶贫协作25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福建省的倾力帮扶下,结出了丰硕成果,西海固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了20多倍、财政收入增长了近7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12.4倍,机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的城镇拔地而起,一处处美丽村庄错落有致,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闽宁扶贫协作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消除贫困、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奋斗历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党的坚强领导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关键要靠党的坚强领导。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情况之复杂、任务之繁重、压力之巨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不断取得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战,推动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体系,全覆盖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以坚强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全面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比优越性。现在我们开启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二是独特的制度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依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中,全国上下齐动员,各族人民齐上阵,汇聚了齐心合力战贫魔、携手奋斗共富裕的强大合力。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党中央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关地区、部门和中央企业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尤其是福建人民与宁夏人民山海情深、和衷共济,真心实意结对、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帮扶、真招实策互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志愿帮扶。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累计投入宁夏脱贫攻坚的资金达数千亿元,这样的壮举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充分协调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合力调配各种政策、资源、要素、力量,做到总体把握、一体推进、精准施策,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宁夏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沙化、荒漠化、小流域综合治理,贺兰山下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滩变成了如今欣欣向荣的绿洲。图为2019年8月13日拍摄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旱作梯田。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三是科学的精准方略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不可能“一个方子包治百病”。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贫困特征和环境变化的深刻思考、对新时代扶贫开发规律的准确把握,原创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明确了“六个精准”的具体举措,要求根据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这是对传统扶贫开发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抓住了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攻克贫困堡垒开出了“良方”。习近平同志在推动闽宁扶贫协作中提出了“精准结对”的要求。这些年闽宁两省区做好精准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开发,精准确定扶持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制定到户措施,精准选派帮扶干部,确保了脱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经得起群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情况各不一样,不能一个样本套到底,必须借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一以贯之落实精准方略,坚持精准施策,务求精准见效。

四是群众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面对贫困这一人类社会的顽疾、世界各国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明确提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并从激发“智”和“志”内力内因出发,唤醒了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富脑袋”与“富口袋”双丰收,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在闽宁扶贫协作中,闽宁两省区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外部帮扶与内部激励并重,探索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卡、文明实践积分等做法,不断加强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树立了脱贫意识、坚定了脱贫信心、增强了脱贫能力。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凝聚起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五是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脱贫攻坚中十分重视政策保障问题,强调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党中央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建立了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培育扶持、社会力量帮扶政策体系,为消除贫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闽宁扶贫协作中,福建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闽籍企业、科技人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宁夏脱贫攻坚事业。宁夏在用好中央和福建政策的同时,围绕群众迫切需求增加政策有效供给,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进一步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健全完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撬动、聚合作用,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切实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闽宁扶贫协作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壮举,其成功实践标刻了全体中国人民向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